定靜安慮得(復聖顏回夫子 慈悲)
【復聖顏子講述一】
夫子命將儒教精義,及《大學》全書要旨,與實用之道,再為論述,以明先聖立教之意。
溯自二帝三王,以迄有周之季。
其間賢聖輩出,垂法立義。
無非表章堯舜之治,而禮教文物增損不與焉。
蓋教者,立其本以示人。
本者,道也。
道之所立,天地不違,而況人乎?
故其教,亙萬世不可易。
雖有聖賢,不得失也。
以為教之如是之大,而述之如是之遠,故賢者窮其思不足以盡之。
以其本於道而傳於道,故愚者率行之而有餘。
聖人之教,為以人類之安全生息而無失於道,無害於性。
故教以示其則,使遵之而適然無惑,故不以奇異立教也。
《大學》之首,即示人以明明德,而其終告以止至善。
可知德與善,為聖人本道所立之則。
而明德、止善,即教人所率循之事也。
由此則能安其生,全其天,毋悖於道,毋害於性。反是則不得也。
人之明明德者,必繼以親親仁民;
而止至善者,必先以親親仁民。
外而立德,內而成道,無二致也。
故明德而無以親親新民,則其德不全;
止善而無以親親新民,則其善不實。
而明德不能止善,與止善不能明德,皆道之不充,性之不足,不可謂之明德與止善也。
故有其內,必求其外;有其外,必得其內。
如心與官體,皆吾生所不可忘者。忘其一,則失其生矣!忘其一尚不可,況兩者皆忘者乎?
故明德為始,止善為終,不可或失也。
而言之雖有始終,行之則無始終也。
如以心為始,手足為終,此舉物而數之也,則可。
若謂先育其心,而後養其手足,則手足之生不全,心能獨生乎?
故明德、止善,不可以始末視之也。
由止至善言之,則道在身中;
由明明德言之,則道包天地。皆道也!皆性也!人生既俱此性,即有此德與善。
惟有之而不加以育之、充之,則無以成之也。
故德貴明,善貴止。
明之、止之,然後合道全性。
以其本所固有,故不曰求之、覓之,而但以明、止為教也。
明者,明其未明;
止者,止其未止。
皆盡在己而非待於外也。
故明、止工夫,始終一貫。
『止而有定一節』,為書中至精至微之旨。蓋所以教人止至善也。
至善,為道之本體。
性之先天不可以善、惡名,而曰「至善」者,蓋已泯善惡之德,而但見至真之真。
即如佛教所謂『真如』也。止於至善,如如不動也。
即道教先天之真,寂然不動之境也。
故止至善,為儒教至境。而其止之之道,及其所歷之途,則定靜安慮諸義是也。其義與道、佛同。
但道、佛傳者述之極詳,而分別演為次第,著為宗派。
故人知其靜功、禪理。
儒者不得傳述,後人不得知之,遂使定靜安慮各次第工夫,及其境界,皆茫然不明。
俗儒附會文字,不知真義,而聖人止善之教,千古不得復明。
此非教之過也,傳者過耳!
故定靜安慮諸義不明,則儒教為之不全。
夫子深慨焉!而命詳為演之,以使天下後世皆明止至善之工夫及其境界,而與明明德之義,內外並重,庶教之大明,即人類之大幸也。
知止,「止」字系指止其心,而非謂即止至善也。
系言人先知其止,而後可漸止於至善。
人每以「止」即止至善,是忘其次第工夫。
而止至善之境,遂不得明。
要知「知止」系最初下手處。
能止而後心不妄動。
不妄動而後手足有措、耳目有司,其容止言語,不至凌亂無序。故曰有定也。
不曰能定者,以知止即有所定耳。
亦如致知在格物,不曰先格其物也。
夫知止而有定,是定其外也。
如佛教初習禪定,先定其身,次定其心。心身皆定,而後可求真靜。
故定而後能靜。靜者靜其神,定其氣也。
蓋既定而後心身不浮,思念俱沈,氣息隨之而定,神意隨之而靜。此即佛家入定時也。
靜而後能安者,靜其神意,息其氣息。如止水,如明月。一波不興,一塵不染而無所怯惑,無所思疑,神意湛然,氣息悠然之候也。
蓋其既定而靜,往往不能持之以久。
雖靜復動,雖止復起,神意以之怯惑,氣息以之浮漾。
則其靜之不能終靜,仍將為曰物所移。故能安為貴。
安而後能慮者,既安於靜,澄然晶然,光明自生,智慧自足,神氣盎然,氣息隨化,靜中真機以見,生意以出,而純乎至善之境即在眼前矣!
故佛家禪定,以『止、觀』互用。
而儒教止善,以『安、慮』相接。
既安而能慮,則所安愈堅,所進愈真。
若不能慮,則所安者不能久安,而恐或退。
且光明既發,智慧已生,若不求其更進,必為邪思所誘。
故佛、道二家,有於定中逢魔,遽傾其功者,即不知慮也。
《禮》曰:「安安而能遷。」遷者,即指慮也。
但此『慮』字,純以真慧觀察,性光所照,毫無私念塵思擾雜於中。
故一幾而進於至善,是即所謂『得』也。
得者,得至善之境而常止之也,故曰「得」。
蓋由定靜安慮次第工夫,愈止愈靜,愈靜愈明,愈明愈真,純乎真境。
至真至誠,不退不出,久於其所,斯可謂之得已。
故儒教至善之境,即道之先天、佛之淨土。
止至善者,即道之成真、佛之證果,毫無異也。
而其致之之道,必先自知止始。
蓋人生之後,
心有情慾,
身有物好,
常動不靜,
常濁不淨,
而意不得誠,
心不得正,
性不得全,
道不得明。
所生既毀,何以為人?
故聖人為教,必以止至善為歸。
以止為去欲抑情、正心誠意之方。
使動者可靜,濁者可淨,而後性全道明,純乎至善。
而教之為教,學之為學,皆以此為終始。故聖人最注意焉。
至於說明道之本末,性道之所關,及修道為教之旨,詳於中庸。他日再及之可也。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